一天跑俩国家的马拉松——你想试试不? : 真的想?那就去跑尼马吧!:-D 我发誓没有说脏话啊。你想交一次报名费,跑一次马拉松,跨越两个大国,同时观赏世界级景观,那就参加 Niagara Falls International Marathon吧。@加拿大超级生活sUperLIFE 请看我的介绍:

IMG_3095-1

一天跑俩国家的马拉松——你想试试不?

真的想?那就去跑尼马吧!:-D

我发誓没有说脏话啊。你想交一次报名费,跑一次马拉松,跨越两个大国,同时观赏世界级景观,那就参加 Niagara Falls Internation Marathon,尼亚加拉大瀑布国际马拉松吧。我们美加华裔跑者,亲切地昵称其为:尼马。

尼马之所以能够做到一场比赛跨越两国,是因为尼亚加拉/水牛城地区地处美加边境,以尼亚加拉河为界。河东是美国纽约州水牛城(Buffalo),河西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尼亚加拉市(Niagara Falls)。比赛的起点设在美国水牛城,著名的 Albright-Knox Art Galary (诺克斯美术馆)门前。比赛当天,所有的参赛者将被允许免费进入美术馆,参观或者热身。赛道经由“和平大桥”进入加拿大境内。经过42.195公里的跋涉,你最终将到达世界级景观——尼亚加拉马蹄形瀑布。从来没有哪场马拉松比赛的终点会让你感到如此的震撼。精彩剧透完毕,以下内容严肃枯燥冗长,慎入!!!

如果你正在准备开启你的国际马拉松之旅。然而大满贯的门槛太高,抽签手气又比较(此处省去一个字),不妨到美国和加拿大来参加一些规模稍小一些的赛事。美加的马拉松赛事非常频繁,安排合理的话,一个月时间跑个四场马拉松不成问题(云南牛人不就这么干的嘛)。跑不了背靠背,时间也有限怎么办?跑尼马呗?再次申明我没有说脏话,哈哈哈。就算只跑一场比赛,好歹也是两个国家。对于美加两地华人,参加尼马比较简单,只要在官网上交钱注册就行,比赛前去领号码时(加拿大境内),会有加国海关官员提前帮你做好通关手续(所以你跑过和平桥的时候就不用排队填表通关交税啦)。对于在中国的跑友们,你们也是要在官网上交钱注册,然后凭着注册确认信,带上你们以前的参赛证明,前往加拿大大使馆申请入境签证。为什么申请加拿大签证而不是美国签证?是因为这个比赛的主办国其实是加拿大。然后就是买机票,订酒店,等待,旅行……比赛前的星期五,你需要到Health and Fitness Expo 去领取号码,和办理比赛日的入关(从美返回加)手续。然后,你还需要前往彩虹桥美国海关去填写I-94卡,这是美国临时出入境简单记录卡,这个卡需要在比赛日上通勤车时随身携带。比赛日的早晨,选手们乘坐赛会提供的通勤车(黄色校巴),前往美国那边的出发点。通过和平桥时,会有美国海关官员上车来办理入境手续。入境以后,就直接前往出发点——诺克斯美术馆。怎么样,这段经历,吹起牛来,为你的马拉松之旅增色不少吧?下面介绍赛道。

从美术馆出发以后,你会跑过一片接一片的美式民宅区,没有高楼大厦,GPS信号极好。6.5公里之后,你回到了和平桥。这个和平桥,横跨尼亚加拉河的最南端。在桥上,你南眺伊利湖,北望尼亚加拉河,景色蔚为壮观。你和其他参赛者们,撒了欢的跑过美加边境,完全无视加拿大海关的存在,公然闯入加拿大境内。别这样去想象,你会激动得控制不住心率。入境以后,先向南沿着Lake Shore Road(湖滨路)跑,凑一下里程,这时你可以乘机观赏北美五大湖之一——伊利湖的最北角的美景。11公里处折返后一路向北接Niagara Blvd(尼亚加拉大街),然后接Niagara Pkwy(尼亚加拉公园路)。这一路都紧沿尼亚加拉河西岸,大河就在你的右手。大河在这一段,河床宽阔,波澜不惊,远望去,向湖面一般的宽阔,令人惊叹这得是多么大的水量。而比赛日,正值安省深秋,赛道右边又满是红叶。在这碧水和红枫的交替冲击下,你会产生错觉——为什么这个旅游团的团友都走的这么快?然后你掠过一个巨大的高尔夫球场的一侧,又跨越 Welland 运河,这时你可以看到远处直冲云天的水雾,你应该知道,快到大瀑布了。是的,接近终点了,这里本来就是享誉世界的旅游景点,所以路旁游人众多,气氛定会非常热烈。由于河床收缩,你可以听见河水的轰鸣,你的肾上腺素一定开始激增。最后,当河水的轰鸣已经让你听不见自己的呼吸,天空像下着小雨一般的湿润时,恭喜你,到达终点完赛了。你拿到了奖牌——中间开了个小窗,镶嵌着可以翻转的美加两国国旗。

(以下图片和奖牌来自微博网友:@枫跑者)



其实我并没有跑过尼马,以上的描述,是根据我在过去两年里,两次跑过尼亚加拉公园路的记忆而成。那真是最美丽的跑道,丝毫不让我感到疲劳。我今年因为胆怯(刚跑完多马,不敢去背靠背的跑尼马)而错过做领跑员的机会。明年,我准备把尼马作为我秋季的主要赛事。小伙伴们,约起来吧!

尼马官方网站:http://niagarafallsmarathon.com/

 

2015-10-30 22:33:14